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从“出门是否带伞”到“明年气候年景”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25-10-22 05:06:45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9156   

昨天,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lsquo;十四五rsquo;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记者了解到,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十四五期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我国已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该系统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以及超过9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分钟。这些成果有力支撑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也推动了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预报能力方面,我国构建了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体系。该体系可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产品。

智能数字预报体系的空间分辨率精细至全球5公里、全国1公里,重点区域达到百米级。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进一步指出,这一体系可支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应用场景的特色需求,充分释放数字气象价值。

百米级、分钟级的预报技术,有力保障了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了生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保障需求。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预报为例,公众可获取从分钟到小时的临近预报,判断出门要不要拿伞;也可了解一周内是否有暴雨、高温或寒潮等天气;甚至可预知秋季来得早或晚冬季偏暖或偏冷,以及明年气候年景如何等长期趋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提升10%,月气候预测水平提升2.3%,季节气候预测水平提升5.1%。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均超过80%。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降至最低62公里,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昨天,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lsquo;十四五rsquo;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记者了解到,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十四五期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我国已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该系统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以及超过9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至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分钟。这些成果有力支撑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也推动了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预报能力方面,我国构建了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体系。该体系可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产品。

智能数字预报体系的空间分辨率精细至全球5公里、全国1公里,重点区域达到百米级。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进一步指出,这一体系可支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应用场景的特色需求,充分释放数字气象价值。

百米级、分钟级的预报技术,有力保障了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了生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保障需求。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预报为例,公众可获取从分钟到小时的临近预报,判断出门要不要拿伞;也可了解一周内是否有暴雨、高温或寒潮等天气;甚至可预知秋季来得早或晚冬季偏暖或偏冷,以及明年气候年景如何等长期趋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提升10%,月气候预测水平提升2.3%,季节气候预测水平提升5.1%。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均超过80%。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降至最低62公里,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安徽芜湖发布首个定制型人才政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细胞生长因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打造技术
  2. “数字基因”重塑施工全链条打造储能电
  3. “无人机+BIM”工法入选省级名录科
  4. 西延高铁攻克湿陷性黄土施工难题
  5. 浙江打造多元业态丰富旅游供给
  6. 上海:“链主”带动,开源聚链!加快打
  7. 西宁开发区:藏毯纺织特色产业集聚区进
  8. 2025“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营养国
  9. 专家支招:应对玉米霉变风险,需打好组
  10. 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创全球高产纪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