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智慧种植保高产
2025-10-21 15:09:24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9256   

金秋时节,江淮大地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安徽农垦集团夹沟农场公司的玉米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基地负责人蔡中利捧着饱满的玉米穗,向记者算起增收账:过去浇地靠漫灌、施肥凭经验,现在手机点一点,水肥直接送到玉米根上,一亩地还多收两麻袋!

经测产,这片966.8亩的示范田亩均产量可达700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增幅达25%左右。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法协同发力以及全流程监管的坚实护航。

水肥一体化要lsquo;发力rsquo;,好土壤是基础和前提。夹沟农场公司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朱振龙抓起一把松软的土壤介绍。为让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最佳效果,团队针对不同地块施行一地一策:调配先进农机装备,通过深耕松土、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大幅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作用,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为玉米生长打造宜居环境。

搞水肥一体化,还要选择根系发达、耐水肥、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皖垦种业宿州分公司综合部主任周斌一边检测玉米长势,一边解释。根据科研院校和专家团队的指导意见,选定两个高密玉米品种。这些品种经多年试验,能精准匹配水肥供给节奏,密植下仍保持茎秆粗壮、穗大粒满,为高产奠定基础。

以前别的地方铺滴灌带主要靠人工,工作效率非常低,现在用种、肥、滴灌一体机,一天最高能种200亩!夹沟农场公司农机手牛慧宏说,他驾驶大型播种机能同步完成播种、铺滴灌带、镇压3道工序。基地配备的北斗导航气吸式播种机,实现智能化精量播种;无人机巡田不仅实现了精准靶向施策,而且减少了人工投入;智能水肥一体机设备的应用,让水肥运筹更加精准,水肥输送不跑偏。

传统种植水肥利用率不足40%,现在滴灌直达根系,利用率可达80%以上!夹沟农场公司农技人员童士贤点开手机APP,土壤墒情、玉米长势数据实时呈现。团队根据玉米生长规律精准调配水肥:苗期少肥控水促扎根,拔节期增氮促茎秆,灌浆期增磷钾促籽粒饱满。基地根据玉米需肥规律,进行了4次追肥,促进了玉米丰收。

技术再好,管理跟不上也白搭。夹沟农场公司副总经理郭良厅说,依托安徽农垦集团千亩方示范田创建,夹沟农场公司已构建起了职工协管员mdash;生产区管理员mdash;公司领导3级监管体系,通过无人机+人工实现全流程、全周期巡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发动职工参与待熟玉米看管,基地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植,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以五良组合为核心、以全周期监管为保障,夹沟农场充分利用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破解传统种植难题。科技范十足的玉米智慧水肥种植新创举,正为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金秋时节,江淮大地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安徽农垦集团夹沟农场公司的玉米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基地负责人蔡中利捧着饱满的玉米穗,向记者算起增收账:过去浇地靠漫灌、施肥凭经验,现在手机点一点,水肥直接送到玉米根上,一亩地还多收两麻袋!

经测产,这片966.8亩的示范田亩均产量可达700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增幅达25%左右。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法协同发力以及全流程监管的坚实护航。

水肥一体化要lsquo;发力rsquo;,好土壤是基础和前提。夹沟农场公司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朱振龙抓起一把松软的土壤介绍。为让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最佳效果,团队针对不同地块施行一地一策:调配先进农机装备,通过深耕松土、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大幅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作用,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为玉米生长打造宜居环境。

搞水肥一体化,还要选择根系发达、耐水肥、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皖垦种业宿州分公司综合部主任周斌一边检测玉米长势,一边解释。根据科研院校和专家团队的指导意见,选定两个高密玉米品种。这些品种经多年试验,能精准匹配水肥供给节奏,密植下仍保持茎秆粗壮、穗大粒满,为高产奠定基础。

以前别的地方铺滴灌带主要靠人工,工作效率非常低,现在用种、肥、滴灌一体机,一天最高能种200亩!夹沟农场公司农机手牛慧宏说,他驾驶大型播种机能同步完成播种、铺滴灌带、镇压3道工序。基地配备的北斗导航气吸式播种机,实现智能化精量播种;无人机巡田不仅实现了精准靶向施策,而且减少了人工投入;智能水肥一体机设备的应用,让水肥运筹更加精准,水肥输送不跑偏。

传统种植水肥利用率不足40%,现在滴灌直达根系,利用率可达80%以上!夹沟农场公司农技人员童士贤点开手机APP,土壤墒情、玉米长势数据实时呈现。团队根据玉米生长规律精准调配水肥:苗期少肥控水促扎根,拔节期增氮促茎秆,灌浆期增磷钾促籽粒饱满。基地根据玉米需肥规律,进行了4次追肥,促进了玉米丰收。

技术再好,管理跟不上也白搭。夹沟农场公司副总经理郭良厅说,依托安徽农垦集团千亩方示范田创建,夹沟农场公司已构建起了职工协管员mdash;生产区管理员mdash;公司领导3级监管体系,通过无人机+人工实现全流程、全周期巡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发动职工参与待熟玉米看管,基地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植,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以五良组合为核心、以全周期监管为保障,夹沟农场充分利用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破解传统种植难题。科技范十足的玉米智慧水肥种植新创举,正为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为网约公交探索点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神州写真万名游客海上“追火箭”航天游
  2. 新华视点|特色农业“金钥匙”打开乡村
  3. 闪耀绽放!中国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
  4. 数字人才秋招“火热”多地施策力促供需
  5. AI陕联世界从“钢铁驼队”到产能合作
  6. 青春华章|“国家需要,比一切都重要”
  7. 错峰游正当时,预定人群年轻化趋势显著
  8. 从古驿道到智慧物流,看见中国的流通奇
  9. 从前三季度外贸数据看“33.61万亿
  10.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激活内需增长新引擎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