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地处北纬30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热水资源丰富,为水稻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超过370亿斤。
2024年,湖北重点打造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搭建江汉大米供应链平台,擦亮江汉大米名片,加快培育千亿级稻米产业链。
科技赋能,江汉平原种出优质大米
秋分时节,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省荆州市700万亩水稻陆续成熟。这里稻浪滚滚,收割机在金色稻海来回穿梭,空气中弥漫新稻的清香。
 2025年,湖北省监利市江汉大米生产基地喜获丰收。新华网连迅摄
我们主推lsquo;江汉大米rsquo;核心品种lsquo;青香优261rsquo;,亩产600多公斤,带动10个村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农户亩均增收300元以上,年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湖北荆州监利市金草帽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祖清介绍,近年来,合作社聚焦江汉大米基地建设,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原则,落实江汉大米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1万亩,实现多方共赢。
位于监利市的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大米加工车间里,日产200吨大米的全自动生产线不停运转,原粮清理、谷糙分离、碾米抛光、计量包装等工序一气呵成。金色稻谷经清杂、剥壳、碾米、抛光、色选、分级等多道工序,蜕变为晶莹透亮的大米。工厂采用低温碾米工艺,最大限度保留大米营养与风味,确保每一粒米新鲜饱满、品质如一。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陈祥章说。
2025年9月23日,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大米加工车间生产繁忙。新华网连迅摄
荆州被称鱼米之乡,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水稻集中产区。荆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敢介绍,为了种出优质稻米,荆州市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桥梁,让科技扎根田野。目前,荆州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种植占比超80%,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超9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4%。
培育品牌,原粮输出向价值倍增跨越
江汉大米有自己的Logo、包装、户外广告、形象片、宣传片等,并开展商标注册,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省域公用品牌+地方子品牌+企业品牌矩阵。
2025年4月12日,湖北在天门市开展江汉大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专题培训。新华网发
所有品种都精心培育挑选,要求长粒、优质、好吃。湖北省农科院院长游艾青介绍,湖北构建从品种选育、生态种植到精深加工的江汉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对江汉大米谷粒长度、长宽比例等作出明确规定,对品种选育、产地环境、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进行全流程档案管理,过程可视化,产品可溯源。
荆州作为江汉大米品牌核心承载区,目前已建成20万亩高标准核心生产基地,培育5家核心企业和3家后备企业,成为推动江汉大米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核心产区和创新实践高地。全市建成13家江汉大米品牌营销中心,进驻90余家线下门店,在武汉130多家商超设专区专柜。
2025年8月8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在宜昌市召开座谈会,共商江汉大米品牌建设。新华网发
荆州市委农办主任杨从国介绍,荆州市江汉大米6个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90余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3%。通过lsquo;江汉大米rsquo;品牌加持,让荆州从lsquo;卖原粮rsquo;变成lsquo;卖产品rsquo;,从lsquo;原粮输出rsquo;向lsquo;价值倍增rsquo;跨越。
勇闯市场,江汉大米香飘万家
近两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粮食行业协会等组织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先后在广州、深圳、厦门、福州等地开展产品推介,扩大江汉大米知名度。
2025年10月10日,2025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在广东佛山举办。新华网发
10月11日晚,2025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现场,28家江汉大米核心和后备企业现场蒸煮今年新米。市民争相感受来自江汉平原的缕缕稻香,试吃新米饭,品尝米汁、米酿、桂花糕等稻米加工食品,现场欢笑不断。
如今,江汉大米已进驻多家电商平台。江汉大米品牌授权核心及后备企业已在湖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重庆、浙江等地进驻商超、经销商、学校、食堂等渠道,覆盖省内外2000余家商超,年销售50万吨以上。
2025年9月24日,江汉大米打造空中礼物主题航班,扩大品牌影响力。新华网发
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三才表示,江汉大米紧抓新时代消费脉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矩阵,积极向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品牌价值200亿元的2030年目标迈进。
江汉平原地处北纬30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热水资源丰富,为水稻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超过370亿斤。
2024年,湖北重点打造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搭建江汉大米供应链平台,擦亮江汉大米名片,加快培育千亿级稻米产业链。
科技赋能,江汉平原种出优质大米
秋分时节,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省荆州市700万亩水稻陆续成熟。这里稻浪滚滚,收割机在金色稻海来回穿梭,空气中弥漫新稻的清香。
2025年,湖北省监利市江汉大米生产基地喜获丰收。新华网连迅摄
我们主推lsquo;江汉大米rsquo;核心品种lsquo;青香优261rsquo;,亩产600多公斤,带动10个村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农户亩均增收300元以上,年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湖北荆州监利市金草帽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祖清介绍,近年来,合作社聚焦江汉大米基地建设,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原则,落实江汉大米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1万亩,实现多方共赢。
位于监利市的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大米加工车间里,日产200吨大米的全自动生产线不停运转,原粮清理、谷糙分离、碾米抛光、计量包装等工序一气呵成。金色稻谷经清杂、剥壳、碾米、抛光、色选、分级等多道工序,蜕变为晶莹透亮的大米。工厂采用低温碾米工艺,最大限度保留大米营养与风味,确保每一粒米新鲜饱满、品质如一。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陈祥章说。
2025年9月23日,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大米加工车间生产繁忙。新华网连迅摄
荆州被称鱼米之乡,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水稻集中产区。荆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敢介绍,为了种出优质稻米,荆州市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桥梁,让科技扎根田野。目前,荆州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种植占比超80%,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超9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4%。
培育品牌,原粮输出向价值倍增跨越
江汉大米有自己的Logo、包装、户外广告、形象片、宣传片等,并开展商标注册,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省域公用品牌+地方子品牌+企业品牌矩阵。
2025年4月12日,湖北在天门市开展江汉大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专题培训。新华网发
所有品种都精心培育挑选,要求长粒、优质、好吃。湖北省农科院院长游艾青介绍,湖北构建从品种选育、生态种植到精深加工的江汉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对江汉大米谷粒长度、长宽比例等作出明确规定,对品种选育、产地环境、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进行全流程档案管理,过程可视化,产品可溯源。
荆州作为江汉大米品牌核心承载区,目前已建成20万亩高标准核心生产基地,培育5家核心企业和3家后备企业,成为推动江汉大米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核心产区和创新实践高地。全市建成13家江汉大米品牌营销中心,进驻90余家线下门店,在武汉130多家商超设专区专柜。
2025年8月8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在宜昌市召开座谈会,共商江汉大米品牌建设。新华网发
荆州市委农办主任杨从国介绍,荆州市江汉大米6个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90余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3%。通过lsquo;江汉大米rsquo;品牌加持,让荆州从lsquo;卖原粮rsquo;变成lsquo;卖产品rsquo;,从lsquo;原粮输出rsquo;向lsquo;价值倍增rsquo;跨越。
勇闯市场,江汉大米香飘万家
近两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粮食行业协会等组织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先后在广州、深圳、厦门、福州等地开展产品推介,扩大江汉大米知名度。
2025年10月10日,2025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在广东佛山举办。新华网发
10月11日晚,2025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现场,28家江汉大米核心和后备企业现场蒸煮今年新米。市民争相感受来自江汉平原的缕缕稻香,试吃新米饭,品尝米汁、米酿、桂花糕等稻米加工食品,现场欢笑不断。
如今,江汉大米已进驻多家电商平台。江汉大米品牌授权核心及后备企业已在湖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重庆、浙江等地进驻商超、经销商、学校、食堂等渠道,覆盖省内外2000余家商超,年销售50万吨以上。
2025年9月24日,江汉大米打造空中礼物主题航班,扩大品牌影响力。新华网发
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三才表示,江汉大米紧抓新时代消费脉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矩阵,积极向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品牌价值200亿元的2030年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