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田间地头处处好“丰”景机械化助力秋收“加速度”
2025-10-13 01:22:25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2470   

近日,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5000多亩的高粱迎来了丰收季,轰鸣的农机穿梭在田间进行抢收。

在老河口市袁冲乡刘湾村的田间地头,穗粒饱满的高粱压弯了枝头,宛如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重的红色锦缎。伴随着机械的轰鸣,收割机高效作业,将一株株高粱吞入腹中,又吐出粒粒饱满的果实。

凭借过硬的品质,刘湾村的红高粱早已打开了销路,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订单式产销合作。村里还配套建起了烘干厂,全力做好一条龙服务。高粱脱粒后,直接被运往烘干中心进行集中烘干、包装和仓储。

云南广南:壮乡苗岭稻米飘香 全产业链发力提质增效

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20多万亩八宝米水稻喜迎丰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田园风光、体验收获喜悦。

走进文山广南县八宝镇,蜿蜒的河流穿行于稻田之间,白鹭翩飞,沉甸甸的稻穗颗粒饱满,微风轻拂,稻香扑鼻。

颗粒饱满的八宝米已经在农机隆隆轰鸣声中迎来了收割的高峰期。今年八宝镇已经大规模实现了从插秧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进一步降本增效。

近年来,广南县在品种研发、绿色种养、增收增效、品牌打造等全产业链发力,发展八宝米产业。当地还依托稻作文化和自然美景,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吸引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品尝八宝米特色美食,观赏田园风光。

这里海拔16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壤,加上清澈的八宝河水灌溉,孕育出口感软糯、营养丰富的八宝米,也为当地群众带来稳定收入。

福建周宁:小农机开进山地 收割粮食显身手

眼下,福建宁德周宁县6万亩中稻进入了集中收割季,当地因地制宜,推广适合山地耕作的小型农机,提高收粮效率。

在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的稻田里,一台小型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金黄的稻穗被卷入机身,谷粒与稻穗迅速分离,随后从出粮口涌进麻袋。从稻穗进机到谷粒归仓装满一麻袋,全程仅需几分钟。

周宁县山多地少,稻田多为缓坡梯田,地块零散,大型收割机进不来、转不开,过去长期依赖人工收割,成本高、效率低,导致很多田地抛荒闲置。这两年来,宁德市农业部门将这里设为试验点,不断探索测试适合山地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新技术、新机具。今年秋收选用的这款小型收割机,能灵活穿梭于小块分散的稻田,适合山区农户单人作业。

今年以来,周宁县已发放农机补贴130余万元,支持农户陆续购置田园管理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机具,帮助农户增收。今年,周宁全县种植中稻近6万亩,目前已收割近三成。

新疆伊犁:470多万亩玉米收获过半 科技赋能助高产

这几天,新疆伊犁河谷470多万亩玉米收获过半,大面积单产超1200公斤,当地组织1200多台收割机投入使用,预计10月底完成收获。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日照时间长、水量丰沛,是新疆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经过测产,伊犁河谷8个县市的两百万亩玉米吨粮田,亩均产量达到1209.1公斤,创历史新高;在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的玉米高产创建田,平均亩产更是高达1615.47公斤。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赋能。今年,当地联合中国农科院制定了玉米单季吨半粮田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推广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良种;重点推广合理密植、滴水齐苗、精准化控、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技术。同时,新建69.6万亩高标准农田,把过去的漫灌田细碎田变成吨粮田滴灌田,实现了玉米高产稳产和大面积单产提升。

目前,当地组织调配1200多台收割机投入使用,玉米机械化收割率达到100%,预计10月底完成收获。

近日,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5000多亩的高粱迎来了丰收季,轰鸣的农机穿梭在田间进行抢收。

在老河口市袁冲乡刘湾村的田间地头,穗粒饱满的高粱压弯了枝头,宛如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重的红色锦缎。伴随着机械的轰鸣,收割机高效作业,将一株株高粱吞入腹中,又吐出粒粒饱满的果实。

凭借过硬的品质,刘湾村的红高粱早已打开了销路,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订单式产销合作。村里还配套建起了烘干厂,全力做好一条龙服务。高粱脱粒后,直接被运往烘干中心进行集中烘干、包装和仓储。

云南广南:壮乡苗岭稻米飘香 全产业链发力提质增效

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20多万亩八宝米水稻喜迎丰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田园风光、体验收获喜悦。

走进文山广南县八宝镇,蜿蜒的河流穿行于稻田之间,白鹭翩飞,沉甸甸的稻穗颗粒饱满,微风轻拂,稻香扑鼻。

颗粒饱满的八宝米已经在农机隆隆轰鸣声中迎来了收割的高峰期。今年八宝镇已经大规模实现了从插秧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进一步降本增效。

近年来,广南县在品种研发、绿色种养、增收增效、品牌打造等全产业链发力,发展八宝米产业。当地还依托稻作文化和自然美景,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吸引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品尝八宝米特色美食,观赏田园风光。

这里海拔16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壤,加上清澈的八宝河水灌溉,孕育出口感软糯、营养丰富的八宝米,也为当地群众带来稳定收入。

福建周宁:小农机开进山地 收割粮食显身手

眼下,福建宁德周宁县6万亩中稻进入了集中收割季,当地因地制宜,推广适合山地耕作的小型农机,提高收粮效率。

在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的稻田里,一台小型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金黄的稻穗被卷入机身,谷粒与稻穗迅速分离,随后从出粮口涌进麻袋。从稻穗进机到谷粒归仓装满一麻袋,全程仅需几分钟。

周宁县山多地少,稻田多为缓坡梯田,地块零散,大型收割机进不来、转不开,过去长期依赖人工收割,成本高、效率低,导致很多田地抛荒闲置。这两年来,宁德市农业部门将这里设为试验点,不断探索测试适合山地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新技术、新机具。今年秋收选用的这款小型收割机,能灵活穿梭于小块分散的稻田,适合山区农户单人作业。

今年以来,周宁县已发放农机补贴130余万元,支持农户陆续购置田园管理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机具,帮助农户增收。今年,周宁全县种植中稻近6万亩,目前已收割近三成。

新疆伊犁:470多万亩玉米收获过半 科技赋能助高产

这几天,新疆伊犁河谷470多万亩玉米收获过半,大面积单产超1200公斤,当地组织1200多台收割机投入使用,预计10月底完成收获。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日照时间长、水量丰沛,是新疆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经过测产,伊犁河谷8个县市的两百万亩玉米吨粮田,亩均产量达到1209.1公斤,创历史新高;在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的玉米高产创建田,平均亩产更是高达1615.47公斤。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赋能。今年,当地联合中国农科院制定了玉米单季吨半粮田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推广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良种;重点推广合理密植、滴水齐苗、精准化控、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技术。同时,新建69.6万亩高标准农田,把过去的漫灌田细碎田变成吨粮田滴灌田,实现了玉米高产稳产和大面积单产提升。

目前,当地组织调配1200多台收割机投入使用,玉米机械化收割率达到100%,预计10月底完成收获。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高原守护者|在云端之上守望冈仁波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何为新疆?是山河壮丽,更是人心滚烫!
  2. 新质新造·兵团丨文旅融合迸发新质活力
  3. 非凡“十四五”|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4. 七部门发文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5. “戏聚天津”——2025天津戏剧节好
  6. 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发送旅客2.13
  7.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8. 秋粮收获过半各地积极做好抢收工作
  9.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为经济社会
  10. 让生命谢幕更温柔一些——安宁疗护试点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