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既往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记者注意到,6-59月龄儿童被写入了该指南优先推荐接种疫苗的重点和高风险人群中,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成员也被列入其中。
此外,对于孕妇能否接种流感疫苗的问题,指南也进行了明确。
关注1
超6月龄无接种禁忌者应接种流感疫苗
指南建议所有ge;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记者注意到,6-59月龄儿童写入了该指南,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成员也被列入其中。
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总顾问庞星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或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儿童年纪小,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容易诱发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婴幼儿的流感症状尤为隐蔽,不易察觉,治疗不及时可能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近日,香港地区就公布了一名11个月大男婴的感染情况,该患儿感染甲流后出现发烧和咳嗽,并发严重肺炎,目前情况危殆。该患儿尚未接种2025/2026季度流感疫苗。
指南中提到,对于6月龄-8岁儿童,若该年龄段儿童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ge;4周;若该年龄段儿童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则本年度建议接种1剂次。
若该年龄段儿童接种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无论既往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
对于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既往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
关注2
指南明确孕妇为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人群
孕妇是否能接种流感疫苗的问题曾存在一定争议。有网友介绍,自己正处妊娠期,前往社区想打疫苗时,医生表示没做过临床试验、风险不可控,拒绝为其接种。
今年,指南明确孕妇为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人群。
指南中称,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卫生安全局等均将孕妇列为建议接种的人群;在日本,孕妇可自愿接种流感疫苗,并可在妊娠任何阶段接种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或流感病毒重组疫苗;我国香港地区孕妇是优先接种人群。
既往我国上市的流感疫苗产品说明书将孕妇列为接种禁忌,目前,根据更多的证据,已经有多款疫苗说明书不再将孕妇作为禁忌人群,说明书亦修改为建议与医生共同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后决定。
基于流感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国内部分流感疫苗说明书修订的现状以及国际上同类流感疫苗长期孕妇接种推荐实践,为降低我国孕妇罹患流感及严重并发症风险,本指南建议孕妇可接种未把妊娠期妇女列为接种禁忌的流感疫苗。
不过,要注意妊娠女性禁止接种流感疫苗中的减毒活疫苗。
关注3
甲型H3N2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更换
指南中披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25-2026年度北半球基于鸡胚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分为:A/Victoria/4897/2022pdm09类似株;A/Croatia/10136RV/2023(H3N2)类似株;B/Austria/1359417/2021(Victoria系)类似株。
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进行了更换。
自2020年3月以来,未再检测到自然存在的B/Yamagata系病毒,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组分咨询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将B/Yamagata系抗原纳入四价流感疫苗组分。在仍使用四价疫苗的地区,B/Yamagata系组分与之前的推荐一致,为 B/Phuket/3073/2013类似株。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其中IIV3和IIV4有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可用于6月龄及以上人群,包括0.25mL和0.5mL两种剂型;LAIV3适用于3~17岁人群,每剂次0.2mL。
灭活疫苗的接种采用肌内注射。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首选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6月龄-1岁婴幼儿的接种部位以大腿前外侧为最佳。
减毒活疫苗的接种采用鼻内喷雾法,严禁注射。
追问
哪些人不能接种疫苗?
对流感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
以下人群禁止接种减毒活疫苗:①因使用药物、艾滋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②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③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④妊娠女性;⑤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⑥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者。
鸡蛋过敏者可以打流感疫苗吗?
目前国内部分流感疫苗产品说明书已不将鸡蛋过敏列为接种禁忌,本指南亦建议鸡蛋过敏者可接种,说明书中未把鸡蛋过敏列为接种禁忌的流感疫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卵清蛋白含量应不高于200ng/剂。我国流感疫苗的注册标准要高于药典标准,疫苗中卵清蛋白含量会更低。
国外研究发现对于鸡蛋过敏者接种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未见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立场文件的建议中对已知鸡蛋过敏的人可以接种鸡胚培养流感疫苗,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至少15分钟。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自2016年以来开始建议对鸡蛋过敏者亦可接种流感疫苗,且自2023-2024流感季起,明确表示无需采取额外的保障措施。
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打吗?
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与其他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建议无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史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或前一剂PPV23接种间隔超过5年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当年流行季来临前联合接种流感疫苗和PPV23。
而如果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必须间隔4周以上才可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为避免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前应咨询医生。
服用流感抗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期间也可以接种流感灭活疫苗。
中疾控称,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疫情。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流感后的临床疾病谱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症、重症、危重症和死亡,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流感的季节性流行造成较严重的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经济有效的措施。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
建议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
及时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9-10月是最佳的接种时间,如错过时间,整个流行季内仍可接种。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认真洗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按七步洗手法清洗。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纸巾丢弃后立即洗手。
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均衡膳食,多摄入富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高风险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前往时建议佩戴口罩。
去医院看病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小贴士
这些群体推荐接种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患者;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的居住人员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9-10月一般是最佳的接种时间,上述时间内未接种的人群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同一流感流行季节,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既往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记者注意到,6-59月龄儿童被写入了该指南优先推荐接种疫苗的重点和高风险人群中,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成员也被列入其中。
此外,对于孕妇能否接种流感疫苗的问题,指南也进行了明确。
关注1
超6月龄无接种禁忌者应接种流感疫苗
指南建议所有ge;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记者注意到,6-59月龄儿童写入了该指南,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成员也被列入其中。
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总顾问庞星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或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儿童年纪小,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容易诱发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婴幼儿的流感症状尤为隐蔽,不易察觉,治疗不及时可能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近日,香港地区就公布了一名11个月大男婴的感染情况,该患儿感染甲流后出现发烧和咳嗽,并发严重肺炎,目前情况危殆。该患儿尚未接种2025/2026季度流感疫苗。
指南中提到,对于6月龄-8岁儿童,若该年龄段儿童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ge;4周;若该年龄段儿童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则本年度建议接种1剂次。
若该年龄段儿童接种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无论既往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
对于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既往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
关注2
指南明确孕妇为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人群
孕妇是否能接种流感疫苗的问题曾存在一定争议。有网友介绍,自己正处妊娠期,前往社区想打疫苗时,医生表示没做过临床试验、风险不可控,拒绝为其接种。
今年,指南明确孕妇为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人群。
指南中称,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卫生安全局等均将孕妇列为建议接种的人群;在日本,孕妇可自愿接种流感疫苗,并可在妊娠任何阶段接种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或流感病毒重组疫苗;我国香港地区孕妇是优先接种人群。
既往我国上市的流感疫苗产品说明书将孕妇列为接种禁忌,目前,根据更多的证据,已经有多款疫苗说明书不再将孕妇作为禁忌人群,说明书亦修改为建议与医生共同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后决定。
基于流感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国内部分流感疫苗说明书修订的现状以及国际上同类流感疫苗长期孕妇接种推荐实践,为降低我国孕妇罹患流感及严重并发症风险,本指南建议孕妇可接种未把妊娠期妇女列为接种禁忌的流感疫苗。
不过,要注意妊娠女性禁止接种流感疫苗中的减毒活疫苗。
关注3
甲型H3N2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更换
指南中披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25-2026年度北半球基于鸡胚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分为:A/Victoria/4897/2022pdm09类似株;A/Croatia/10136RV/2023(H3N2)类似株;B/Austria/1359417/2021(Victoria系)类似株。
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进行了更换。
自2020年3月以来,未再检测到自然存在的B/Yamagata系病毒,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组分咨询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将B/Yamagata系抗原纳入四价流感疫苗组分。在仍使用四价疫苗的地区,B/Yamagata系组分与之前的推荐一致,为 B/Phuket/3073/2013类似株。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其中IIV3和IIV4有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可用于6月龄及以上人群,包括0.25mL和0.5mL两种剂型;LAIV3适用于3~17岁人群,每剂次0.2mL。
灭活疫苗的接种采用肌内注射。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首选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6月龄-1岁婴幼儿的接种部位以大腿前外侧为最佳。
减毒活疫苗的接种采用鼻内喷雾法,严禁注射。
追问
哪些人不能接种疫苗?
对流感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
以下人群禁止接种减毒活疫苗:①因使用药物、艾滋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②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③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④妊娠女性;⑤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⑥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者。
鸡蛋过敏者可以打流感疫苗吗?
目前国内部分流感疫苗产品说明书已不将鸡蛋过敏列为接种禁忌,本指南亦建议鸡蛋过敏者可接种,说明书中未把鸡蛋过敏列为接种禁忌的流感疫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卵清蛋白含量应不高于200ng/剂。我国流感疫苗的注册标准要高于药典标准,疫苗中卵清蛋白含量会更低。
国外研究发现对于鸡蛋过敏者接种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未见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立场文件的建议中对已知鸡蛋过敏的人可以接种鸡胚培养流感疫苗,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至少15分钟。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自2016年以来开始建议对鸡蛋过敏者亦可接种流感疫苗,且自2023-2024流感季起,明确表示无需采取额外的保障措施。
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打吗?
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与其他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建议无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史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或前一剂PPV23接种间隔超过5年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当年流行季来临前联合接种流感疫苗和PPV23。
而如果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必须间隔4周以上才可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为避免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前应咨询医生。
服用流感抗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期间也可以接种流感灭活疫苗。
中疾控称,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疫情。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流感后的临床疾病谱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症、重症、危重症和死亡,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流感的季节性流行造成较严重的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经济有效的措施。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
建议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
及时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9-10月是最佳的接种时间,如错过时间,整个流行季内仍可接种。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认真洗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按七步洗手法清洗。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纸巾丢弃后立即洗手。
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均衡膳食,多摄入富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高风险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前往时建议佩戴口罩。
去医院看病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小贴士
这些群体推荐接种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患者;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的居住人员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9-10月一般是最佳的接种时间,上述时间内未接种的人群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同一流感流行季节,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