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新旧共生”唤醒沉睡古村
2025-11-04 13:03:14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6502   

曾经的生态伤疤如今成为旅游打卡点,荒废的老屋不仅得到免费修缮还有租金收入,古村里长出了面包房、理疗馆hellip;hellip;老场景与新业态相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合市镇游垫古村的生态、生产、生活状态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因石料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村民种的树苗都长不大。在游垫古村旁废弃的合市镇白石岗石场,金溪县自然资源局矿山修复股股长米秀兰说,采石场20多年前停产后,这里留下二三十米深的矿坑和周边荒地,像一块趴在古村边的生态伤疤,成为游垫古村文旅发展的减分项。

我们没有简单lsquo;填坑复绿rsquo;,而是结合游垫古村的文化底蕴做文章。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张桂发说,团队通过土壤改良、植被补种等方式治愈矿坑创伤,重塑古村周边景观风貌,古韵村落和矿坑新景串成了一条完整的文旅路线。

来到昔日的废弃矿坑,只见一潭碧水盖住了创口,山崖上的瀑布跃入其间,白色的太空舱民宿点缀在湖边。古村的商业收益还能反哺生态环境保护,张桂发表示,游垫古村部分文旅营收会以游客的名义持续投入到生态修复基金中。

江西省金溪县合市镇,曾经废弃的白石岗石场经过修复后的景色。新华社记者 熊家林 摄

沉睡的古村焕发生机,首先受益的是村民。

金溪县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当地积极整合资金,抢救性修缮了数千栋古建筑,现存明清古建筑1万多栋。游垫古村内,古屋改建而成的民宿从今年10月初开始试营业。游客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里,偶能闻见窑烤面包的香气。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如今在古村做面包师,既方便照顾家庭,又能赚一份收入。38岁的村民胡亮以前在外地开面包店,今年听闻家乡的生态和人气变化后,应聘来到村里窑烤面包店工作,月薪6000多元。

不少村民像胡亮一样依托古村文旅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游垫古村景区运营负责人梁滋民说,古村从以前的单一观光景点发展成多元文旅综合体。随着中医馆、面馆、水下书屋等业态陆续开放,村民有的成为服务员、厨师,有的支起小摊售卖当地农产品和文创产品。

古村因创新而焕新,因文化而长青,村民是受益者也是主人翁。如今,提升改造后的游垫古村里,古色建筑鳞次栉比、街道整洁宽敞,有时还能见到外国游客的游览身影。70多岁的村民刘美荣每天都会拉着闺蜜来古村里散散步,她说,眼看村里人气越来越旺,干事创业的机会变多,打算把在外务工的儿子也叫回家乡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金溪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3%和7.98%,当地一个个古村落正焕发新生机。

曾经的生态伤疤如今成为旅游打卡点,荒废的老屋不仅得到免费修缮还有租金收入,古村里长出了面包房、理疗馆hellip;hellip;老场景与新业态相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合市镇游垫古村的生态、生产、生活状态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因石料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村民种的树苗都长不大。在游垫古村旁废弃的合市镇白石岗石场,金溪县自然资源局矿山修复股股长米秀兰说,采石场20多年前停产后,这里留下二三十米深的矿坑和周边荒地,像一块趴在古村边的生态伤疤,成为游垫古村文旅发展的减分项。

我们没有简单lsquo;填坑复绿rsquo;,而是结合游垫古村的文化底蕴做文章。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张桂发说,团队通过土壤改良、植被补种等方式治愈矿坑创伤,重塑古村周边景观风貌,古韵村落和矿坑新景串成了一条完整的文旅路线。

来到昔日的废弃矿坑,只见一潭碧水盖住了创口,山崖上的瀑布跃入其间,白色的太空舱民宿点缀在湖边。古村的商业收益还能反哺生态环境保护,张桂发表示,游垫古村部分文旅营收会以游客的名义持续投入到生态修复基金中。

江西省金溪县合市镇,曾经废弃的白石岗石场经过修复后的景色。新华社记者 熊家林 摄

沉睡的古村焕发生机,首先受益的是村民。

金溪县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当地积极整合资金,抢救性修缮了数千栋古建筑,现存明清古建筑1万多栋。游垫古村内,古屋改建而成的民宿从今年10月初开始试营业。游客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里,偶能闻见窑烤面包的香气。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如今在古村做面包师,既方便照顾家庭,又能赚一份收入。38岁的村民胡亮以前在外地开面包店,今年听闻家乡的生态和人气变化后,应聘来到村里窑烤面包店工作,月薪6000多元。

不少村民像胡亮一样依托古村文旅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游垫古村景区运营负责人梁滋民说,古村从以前的单一观光景点发展成多元文旅综合体。随着中医馆、面馆、水下书屋等业态陆续开放,村民有的成为服务员、厨师,有的支起小摊售卖当地农产品和文创产品。

古村因创新而焕新,因文化而长青,村民是受益者也是主人翁。如今,提升改造后的游垫古村里,古色建筑鳞次栉比、街道整洁宽敞,有时还能见到外国游客的游览身影。70多岁的村民刘美荣每天都会拉着闺蜜来古村里散散步,她说,眼看村里人气越来越旺,干事创业的机会变多,打算把在外务工的儿子也叫回家乡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金溪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3%和7.98%,当地一个个古村落正焕发新生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丨牧区转型走出双赢路
  2. 文化中国行|运河之下,如何建起“水下
  3. 微视频|开放惠全球
  4. 来进博会看消费新风尚、世界大机遇
  5. 微视频丨开放惠全球
  6. 焦点访谈|从“按时供暖”到“按需供暖
  7. 网媒看贵州·锦绣展黔程|锦绣花开,落
  8. 前三季度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16
  9. 海南离岛免税有新政啦!落地首日一起感
  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校馆弦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