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通则百业兴,枢纽活则经济旺。10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广东省委网信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共同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middot;粤东腾飞新引擎网络宣传活动走进粤东规模最大、接驳功能最全的铁路站房mdash;mdash;汕头站。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这座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枢纽功能的铁路车站,正以浸润人心的文化内涵、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精细暖心的服务保障,成为撬动粤东都市圈发展的交通支点,书写着新时代铁路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汕头站
文韵浸润 打造特色新地标
走进汕头站,浓郁的潮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处设计都藏着地域特色的巧思。车站采用全国首例建构一体化树状造型钢结构柱施工技术,候车大厅16根榕树造型立柱撑起8000吨钢结构屋盖,既寓意榕归故里的家乡情怀,又彰显坚韧不拔的城市精神,透光屋顶更实现了采光与节能的双赢。
站台雨棚的柱身、柱头融入榕树与海洋元素,流畅线条兼具沉稳生机与灵动韵味;进站检票口盒子造型取自红头船意象,传承奋勇拼搏的开拓精神;消火栓箱、风柱以海洋为设计灵感,呼应汕头海滨城市的特质。全国高铁站首个鲸奇探险主题儿童乐园,为带娃旅客提供了专属安心角,让出行体验更具温度。
金凤服务台
作为服务品牌标杆,金凤服务台以汕头的市花金凤花为灵感,秉持主动、热心、专业、敏行理念,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一对一全程帮扶。
东广场上,汕头站全貌尽收眼底。海丝腾飞、潮立汕头的设计立意贯穿始终,22根最高约23米的海浪柱搭配海浪造型檐口吊顶,呈现海潮奔涌的壮阔景象;正面柱廊设计理念源自岭南骑楼,尽显传统建筑文化与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汕头站
枢纽升级 织密粤东交通网
汕头站的蝶变,始于交通网络的全面扩容。作为粤东铁路枢纽核心,车站规划规模达11台24线,分为汕汕场、梅汕场、粤东城际场三大区域。其中,2024年9月20日投入使用的梅汕场,目前图定开行111趟列车,日均运行101列,向北可直达武汉、南昌、长沙等城市,向西贯通桂林、湛江及粤港澳大湾区,让汕头市民说走就走的出行愿望成为现实。
据统计,新站房启用以来,已发送旅客630.47万人次,到达旅客596.10万人次,日均迎送旅客3.13万人次,连续16次刷新单日发送、到达及到发历史纪录。交通动脉的畅通,加速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乘高铁赴汕头,尝潮汕美食、品工夫茶韵、赏英歌舞风采、观潮剧魅力,已成为外地游客追捧的文旅新风尚。
今年上半年,汕头市接待游客约36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综合旅游收入约419.2亿元,同比增长14.5%,高铁运输能力的提升成为文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汕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令人期待的是,正在联调联试的汕汕场预计今年12月26日启用,届时汕头将迈入350时速高铁时代,到广州的旅行时间将缩短1.5小时左右。而规划2027年建成的粤东城际场,将串联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与汕汕高铁、厦深高铁等线路无缝衔接,助力打造粤东都市圈半小时通勤圈和一小时交通圈,让区域协同发展的纽带更加紧密。
潮起粤东,铁脉通途。汕头站以交通升级为基、以文化赋能为魂,不仅是旅客出行的便捷枢纽,更是展示潮汕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后续多条线路的开通运营,这座现代化铁路枢纽将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拉动旅游、投资、产业加速集聚,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铺就更宽广的道路,让最美铁路在潮汕大地上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道路通则百业兴,枢纽活则经济旺。10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广东省委网信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共同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middot;粤东腾飞新引擎网络宣传活动走进粤东规模最大、接驳功能最全的铁路站房mdash;mdash;汕头站。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这座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枢纽功能的铁路车站,正以浸润人心的文化内涵、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精细暖心的服务保障,成为撬动粤东都市圈发展的交通支点,书写着新时代铁路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汕头站
文韵浸润 打造特色新地标
走进汕头站,浓郁的潮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处设计都藏着地域特色的巧思。车站采用全国首例建构一体化树状造型钢结构柱施工技术,候车大厅16根榕树造型立柱撑起8000吨钢结构屋盖,既寓意榕归故里的家乡情怀,又彰显坚韧不拔的城市精神,透光屋顶更实现了采光与节能的双赢。
站台雨棚的柱身、柱头融入榕树与海洋元素,流畅线条兼具沉稳生机与灵动韵味;进站检票口盒子造型取自红头船意象,传承奋勇拼搏的开拓精神;消火栓箱、风柱以海洋为设计灵感,呼应汕头海滨城市的特质。全国高铁站首个鲸奇探险主题儿童乐园,为带娃旅客提供了专属安心角,让出行体验更具温度。
金凤服务台
作为服务品牌标杆,金凤服务台以汕头的市花金凤花为灵感,秉持主动、热心、专业、敏行理念,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一对一全程帮扶。
东广场上,汕头站全貌尽收眼底。海丝腾飞、潮立汕头的设计立意贯穿始终,22根最高约23米的海浪柱搭配海浪造型檐口吊顶,呈现海潮奔涌的壮阔景象;正面柱廊设计理念源自岭南骑楼,尽显传统建筑文化与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汕头站
枢纽升级 织密粤东交通网
汕头站的蝶变,始于交通网络的全面扩容。作为粤东铁路枢纽核心,车站规划规模达11台24线,分为汕汕场、梅汕场、粤东城际场三大区域。其中,2024年9月20日投入使用的梅汕场,目前图定开行111趟列车,日均运行101列,向北可直达武汉、南昌、长沙等城市,向西贯通桂林、湛江及粤港澳大湾区,让汕头市民说走就走的出行愿望成为现实。
据统计,新站房启用以来,已发送旅客630.47万人次,到达旅客596.10万人次,日均迎送旅客3.13万人次,连续16次刷新单日发送、到达及到发历史纪录。交通动脉的畅通,加速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乘高铁赴汕头,尝潮汕美食、品工夫茶韵、赏英歌舞风采、观潮剧魅力,已成为外地游客追捧的文旅新风尚。
今年上半年,汕头市接待游客约36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综合旅游收入约419.2亿元,同比增长14.5%,高铁运输能力的提升成为文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汕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令人期待的是,正在联调联试的汕汕场预计今年12月26日启用,届时汕头将迈入350时速高铁时代,到广州的旅行时间将缩短1.5小时左右。而规划2027年建成的粤东城际场,将串联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与汕汕高铁、厦深高铁等线路无缝衔接,助力打造粤东都市圈半小时通勤圈和一小时交通圈,让区域协同发展的纽带更加紧密。
潮起粤东,铁脉通途。汕头站以交通升级为基、以文化赋能为魂,不仅是旅客出行的便捷枢纽,更是展示潮汕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后续多条线路的开通运营,这座现代化铁路枢纽将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拉动旅游、投资、产业加速集聚,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铺就更宽广的道路,让最美铁路在潮汕大地上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