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筑牢健康“网底”!我国全面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2025-09-12 00:47:09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0465   

题:筑牢健康网底!我国全面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看好病。

国务院近日批复原则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让群众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强基,关乎优质医疗资源能否下沉,关乎突发疾病时救护车能否及时赶到,关乎偏远地区的百姓能否享受公平的医疗资源hellip;hellip;这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一个大国对亿万群众健康渴盼的深切回应。

基层医疗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健全,现有超10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百姓提供日常的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医疗服务,超52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在基层一线。

方案勾勒出我国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时间表mdash;mdash;

到202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

到2030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壮大,设施设备条件和数智化水平显著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就近就便享有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如何实现上述阶段性目标?

方案要求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固定+流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巡回医疗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偏远的村庄,也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如何让健康守门人更强?

方案推出硬举措:推进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持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保持每年7000人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培养规模;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鼓励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医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为基层和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服务hellip;hellip;

不仅要关注看病,还要强调防病管病促健康。

在公共卫生方面,强化孕产妇、0至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加强基层多病共防、多病共管和医防融合。同时加强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等服务,并扩大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

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也将提速:强化县级中医医院重点科室建设,推动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到203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中医馆并提升能力。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在熟悉、就近就便的环境中安享幸福晚年。

增加上门护理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强化医疗养老资源共享,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设施统筹规划、毗邻建设hellip;hellip;一系列暖心举措引导专业优质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

值得注意的是,数智化成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新引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等互通共享,推进电子处方流转、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和预防接种信息跨地区共享;推广放射、心电、病理等医学影像和图形智能辅助诊断应用,探索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应用,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决策支持hellip;hellip;

医疗卫生强基,强的是基层医疗的根基,兜住的是亿万人民的健康mdash;mdash;这是大国的担当,也是百姓的期盼。

题:筑牢健康网底!我国全面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看好病。

国务院近日批复原则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让群众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强基,关乎优质医疗资源能否下沉,关乎突发疾病时救护车能否及时赶到,关乎偏远地区的百姓能否享受公平的医疗资源hellip;hellip;这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一个大国对亿万群众健康渴盼的深切回应。

基层医疗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健全,现有超10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百姓提供日常的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医疗服务,超52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在基层一线。

方案勾勒出我国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时间表mdash;mdash;

到202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

到2030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壮大,设施设备条件和数智化水平显著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就近就便享有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如何实现上述阶段性目标?

方案要求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固定+流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巡回医疗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偏远的村庄,也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如何让健康守门人更强?

方案推出硬举措:推进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持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保持每年7000人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培养规模;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鼓励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医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为基层和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服务hellip;hellip;

不仅要关注看病,还要强调防病管病促健康。

在公共卫生方面,强化孕产妇、0至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加强基层多病共防、多病共管和医防融合。同时加强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等服务,并扩大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

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也将提速:强化县级中医医院重点科室建设,推动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到203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中医馆并提升能力。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在熟悉、就近就便的环境中安享幸福晚年。

增加上门护理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强化医疗养老资源共享,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设施统筹规划、毗邻建设hellip;hellip;一系列暖心举措引导专业优质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

值得注意的是,数智化成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新引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等互通共享,推进电子处方流转、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和预防接种信息跨地区共享;推广放射、心电、病理等医学影像和图形智能辅助诊断应用,探索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应用,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决策支持hellip;hellip;

医疗卫生强基,强的是基层医疗的根基,兜住的是亿万人民的健康mdash;mdash;这是大国的担当,也是百姓的期盼。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首次现身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60"飞阅中国|瞰新疆昭苏秋收之美
  2. 万人说新疆穿越千年:邂逅龟兹古国
  3. 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秋日田园满
  4.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
  5. 汽车观察:上汽荣威大戏从“蓉”从容启
  6.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
  7. “剧场秩序侠”自发倡导文明观演
  8. 《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国家标准如何
  9.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引进全球”到“链
  10. 8月份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CPI环比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