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完成通车前“关键体检”
2025-08-26 01:43:50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0339   

荷载3300吨!8月25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mdash;mdash;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完成通车前的最后一次关键测试。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桥面距水面625米,高度居世界第一,主桥跨径1420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即将于9月下旬投入使用。

8月25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正在进行。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荷载试验自8月21日开始,记者在测试现场看到,在动力荷载试验中,4辆大货车以每小时30至60公里不等的速度在桥面行驶、刹车,模拟通车后车辆行驶状态;在静力荷载试验中,18辆、48辆、96辆大货车逐步加码,有序停在桥面预先划定的点位。25日下午,96辆载重约35吨的试验车分五批上桥,最终使大桥承重达到3300吨。

400多个精密传感器如同听诊器般分布在主缆、锚碇、主塔、主梁四大关键系统上,15种试验工况全方位检测桥梁的每一个器官mdash;mdash;主塔是否挺拔、主梁是否坚韧、主缆是否强健hellip;hellip;

整个过程中,上百名检测工程师分工配合,借助设备实时捕捉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各项反应数据,通过严密的采集、分析,团队给出结论:花江峡谷大桥整体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全部达标,可按期上岗。

8月25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正在进行。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这次荷载试验相当于为大桥建立了第一份健康档案,将为后续交工验收、运营管养等提供依据支撑。

花江峡谷大桥就像一个lsquo;新生儿rsquo;,最初由设计工程师在蓝图上构思,再由建造工程师实现。对它进行荷载试验,就是排查建造过程中隐藏的问题,确保lsquo;出厂设置rsquo;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安全可靠。负责此次荷载试验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技术专家杜斌说。

猫道架设、主缆架设、钢桁梁吊装hellip;hellip;承建单位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高速8标项目经理吴朝明说,在修建过程中,建设团队攻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高陡边坡路基与桥梁重叠施工、峡谷风防范等难题。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山川河流众多、沟壑纵横,交通曾是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贵州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于近126万个山头间建造了3万多座桥梁。面对复杂地形地貌,建设者攻克了山区千米级悬索桥、大跨径斜拉桥、连续刚构桥等一批关键建造技术,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天堑变通途,通途变风景。大桥建成后,两岸的通行时间将由原先的2小时缩短至2分钟,并让黄果树、龙宫、万峰林等旅游资源形成联动。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说,期待大桥通车后将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荷载3300吨!8月25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mdash;mdash;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完成通车前的最后一次关键测试。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桥面距水面625米,高度居世界第一,主桥跨径1420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即将于9月下旬投入使用。

8月25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正在进行。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荷载试验自8月21日开始,记者在测试现场看到,在动力荷载试验中,4辆大货车以每小时30至60公里不等的速度在桥面行驶、刹车,模拟通车后车辆行驶状态;在静力荷载试验中,18辆、48辆、96辆大货车逐步加码,有序停在桥面预先划定的点位。25日下午,96辆载重约35吨的试验车分五批上桥,最终使大桥承重达到3300吨。

400多个精密传感器如同听诊器般分布在主缆、锚碇、主塔、主梁四大关键系统上,15种试验工况全方位检测桥梁的每一个器官mdash;mdash;主塔是否挺拔、主梁是否坚韧、主缆是否强健hellip;hellip;

整个过程中,上百名检测工程师分工配合,借助设备实时捕捉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各项反应数据,通过严密的采集、分析,团队给出结论:花江峡谷大桥整体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全部达标,可按期上岗。

8月25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正在进行。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这次荷载试验相当于为大桥建立了第一份健康档案,将为后续交工验收、运营管养等提供依据支撑。

花江峡谷大桥就像一个lsquo;新生儿rsquo;,最初由设计工程师在蓝图上构思,再由建造工程师实现。对它进行荷载试验,就是排查建造过程中隐藏的问题,确保lsquo;出厂设置rsquo;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安全可靠。负责此次荷载试验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技术专家杜斌说。

猫道架设、主缆架设、钢桁梁吊装hellip;hellip;承建单位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高速8标项目经理吴朝明说,在修建过程中,建设团队攻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高陡边坡路基与桥梁重叠施工、峡谷风防范等难题。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山川河流众多、沟壑纵横,交通曾是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贵州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于近126万个山头间建造了3万多座桥梁。面对复杂地形地貌,建设者攻克了山区千米级悬索桥、大跨径斜拉桥、连续刚构桥等一批关键建造技术,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天堑变通途,通途变风景。大桥建成后,两岸的通行时间将由原先的2小时缩短至2分钟,并让黄果树、龙宫、万峰林等旅游资源形成联动。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说,期待大桥通车后将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带头过紧日子的“减”与“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101位大众评审评选马年生肖票
  2. 错峰游受青睐暑假接近尾声机票跳水
  3. 鄂西山区小城激发“避暑游”新活力
  4. 改善人居环境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新
  5. 孙福贵:“红军岗”上东北抗联烈士英魂
  6. 水利部对3省份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
  7. 看得见的流量、不一般的活力,邂逅独特
  8. 我国深海研究又多了一个“科考利器”
  9. 回归40载我国麋鹿再无灭绝之忧
  10. 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