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和荒漠相处?
2025-06-18 07:49:50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5618   

题: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和荒漠相处?

然而,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荒漠化问题。全球多达40%的土地已经退化,影响到近一半的人口。

荒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但荒漠化的推手主要是人。在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看来,农田扩张和草原过牧、工业和城市化加速、矿产和能源开发等人类活动,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规律。荒漠化不仅仅是原来的草原变成了沙漠,而且也包括一个区域的草原、荒漠、森林等生态系统的比例和结构发生了退化。

这是2023年6月30日在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库木库里沙漠。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比如新石器时代的科尔沁布满森林草原或稀树疏林草原景观,有山峦漫岗,榆、柳、松点缀其间。随着人口增长,伐木等人为活动日渐频繁,植被慢慢减少,流动沙丘零星出现,森林草原开始退缩。

清代的垦荒加剧了科尔沁沙地的沙化。滥垦、滥牧、水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因素是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从事荒漠环境演变研究的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副研究员崔桂鹏说,人为破坏活动是强催化剂,如果没有这一催化剂的存在,地表沙化的自然进程不会如此迅速。

现代化生产生活为人类带来繁荣物质的同时,也加剧了只占地球总面积约30%的陆地的荒漠化进程。每一秒钟,全球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每年退化的土地面积达到1亿公顷。

气候变化背景下,防治荒漠化变得更加紧迫。

卢琦认为,治理的逻辑并不是片沙不留、绿化率越高越好,而是要重新找到人为扰动后的新平衡点。中国林科院科研团队花了十多年研究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结构,发现20%的木本、60%的草本、20%的流沙正是适宜的天然结构比例。

在我国,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串起了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一望无际的沙海中,不同区域水分条件、沙丘类型及比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各不相同,如何在需求增长与资源减少之间保持平衡,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

2024年12月3日,工人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后河坝沙漠阻击区补扎草方格。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不少地方已经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荒漠化防治模式。

针对乌梁素海水质恶化,内蒙古并没有停留在头痛医头,而是从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一方面在流域上游开展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在黄河灌区回收处理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废水,斩断点源污染;另一方面控化肥、控农药、控用水、控地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实施生态补水、网格水道疏浚、芦苇加工转化等工程,改善湖区水质,推动内源治理。

目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整体好转,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已成为候鸟重要的栖息地。

而在人口密集、用水矛盾突出导致一些地方干涸成沙漠的石羊河流域,当地深知用好每一滴水的重要性。甘肃地方水管所根据分配到灌区的水资源总量把水权逐级明晰到用水户,分轮次控制灌溉用水,并通过滴灌改造、建设智慧水利平台等技术手段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

过去到处是沙丘,风沙特别大,现在刮的风里已经感受不到沙子了。变化不仅在甘肃民勤县致祥村村民的切身感受里,也体现在蜜瓜、茴香、人参果、沙葱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中。

2025年6月4日,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九排干人工湿地,太阳能曝气机对进入乌梁素海的水体曝气增氧。新华社记者李志鹏 摄

从最初的防风固沙、保护家园,到如今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治沙工作迈入新阶段。卢琦说,治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只有将治沙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治沙事业中来,形成良性循环,让治沙工作真正造福于民。

在专家看来,与荒漠和谐相处最终目标要实现人退沙退。只有做到生产生活考虑生态承载能力的人退,荒漠化才能慢慢减轻、休养生息实现沙退。简单来讲,天然的沙漠要保护好,后天人造的沙漠要治理好,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卢琦说。

题: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和荒漠相处?

然而,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荒漠化问题。全球多达40%的土地已经退化,影响到近一半的人口。

荒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但荒漠化的推手主要是人。在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看来,农田扩张和草原过牧、工业和城市化加速、矿产和能源开发等人类活动,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规律。荒漠化不仅仅是原来的草原变成了沙漠,而且也包括一个区域的草原、荒漠、森林等生态系统的比例和结构发生了退化。

这是2023年6月30日在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库木库里沙漠。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比如新石器时代的科尔沁布满森林草原或稀树疏林草原景观,有山峦漫岗,榆、柳、松点缀其间。随着人口增长,伐木等人为活动日渐频繁,植被慢慢减少,流动沙丘零星出现,森林草原开始退缩。

清代的垦荒加剧了科尔沁沙地的沙化。滥垦、滥牧、水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因素是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从事荒漠环境演变研究的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副研究员崔桂鹏说,人为破坏活动是强催化剂,如果没有这一催化剂的存在,地表沙化的自然进程不会如此迅速。

现代化生产生活为人类带来繁荣物质的同时,也加剧了只占地球总面积约30%的陆地的荒漠化进程。每一秒钟,全球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每年退化的土地面积达到1亿公顷。

气候变化背景下,防治荒漠化变得更加紧迫。

卢琦认为,治理的逻辑并不是片沙不留、绿化率越高越好,而是要重新找到人为扰动后的新平衡点。中国林科院科研团队花了十多年研究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结构,发现20%的木本、60%的草本、20%的流沙正是适宜的天然结构比例。

在我国,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串起了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一望无际的沙海中,不同区域水分条件、沙丘类型及比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各不相同,如何在需求增长与资源减少之间保持平衡,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

2024年12月3日,工人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后河坝沙漠阻击区补扎草方格。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不少地方已经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荒漠化防治模式。

针对乌梁素海水质恶化,内蒙古并没有停留在头痛医头,而是从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一方面在流域上游开展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在黄河灌区回收处理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废水,斩断点源污染;另一方面控化肥、控农药、控用水、控地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实施生态补水、网格水道疏浚、芦苇加工转化等工程,改善湖区水质,推动内源治理。

目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整体好转,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已成为候鸟重要的栖息地。

而在人口密集、用水矛盾突出导致一些地方干涸成沙漠的石羊河流域,当地深知用好每一滴水的重要性。甘肃地方水管所根据分配到灌区的水资源总量把水权逐级明晰到用水户,分轮次控制灌溉用水,并通过滴灌改造、建设智慧水利平台等技术手段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

过去到处是沙丘,风沙特别大,现在刮的风里已经感受不到沙子了。变化不仅在甘肃民勤县致祥村村民的切身感受里,也体现在蜜瓜、茴香、人参果、沙葱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中。

2025年6月4日,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九排干人工湿地,太阳能曝气机对进入乌梁素海的水体曝气增氧。新华社记者李志鹏 摄

从最初的防风固沙、保护家园,到如今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治沙工作迈入新阶段。卢琦说,治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只有将治沙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治沙事业中来,形成良性循环,让治沙工作真正造福于民。

在专家看来,与荒漠和谐相处最终目标要实现人退沙退。只有做到生产生活考虑生态承载能力的人退,荒漠化才能慢慢减轻、休养生息实现沙退。简单来讲,天然的沙漠要保护好,后天人造的沙漠要治理好,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卢琦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守护人体“第一道屏障”体被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发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向新向绿推动新型工业化
  2.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市场增长加快
  3. 全国铁路7月1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4. 水利部:北方地区将于7月1日进入主汛
  5. 清华大学:校企共建育人平台让就业选择
  6.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为衣
  7.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卫星俯瞰河西
  8.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
  9. “每个孩子都重要”,这所山区学校如何
  10. 不忘英雄名聚力谋振兴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