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数读中国|金秋“丰”景满神州颗粒归仓筑牢1.4万亿斤目标
2025-09-13 10:33:17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4025   

金秋九月,风拂稻浪,我国秋收大幕全面拉开。

国家统计局8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达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今年,各地积极推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高集中育秧比例,早稻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实现亩产400.8公斤,比上年每亩产量增加5.8公斤,增长1.5%。

在这份早稻成绩单的背后,祖国广袤的田野上,秋收画卷正次第展开。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的农户展示稻穗,脸上洋溢着笑容

粮袋子殷实 秋粮丰产遍田野

秋粮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压舱石。

八月底,全国最北的生态农业县、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农业县mdash;mdash;黑龙江省呼玛县,4万亩小麦迎来成熟期。田野间金色麦浪翻滚,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

今年合作社共种植小麦4000亩,亩产预计700斤左右,目前正抢抓晴好天气抢收,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呼玛县兴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宁说道。

收割机有序作业中

在湖北恩施州,60多万亩中稻日前全面进入收获期。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的千亩山地梯田中,一台台适配山地的小型收割机正灵活作业,金黄稻穗被卷入机身,脱粒、秸秆粉碎工序一气呵成。

今年亩产有一千斤,好的地块一千一二百斤,增产20%左右。牛洞坪村村民向传艳说。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村民们的身影在稻田间忙碌穿梭,沉甸甸的稻穗与劳作的身影相映,勾勒出最生动的秋收画卷。今年,报京乡水稻种植面积约6100亩,亩产预计达1100斤。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金黄的稻田

天府之国四川,也交出了丰收答卷。经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核定,广汉市小麦平均单产达每亩419.3公斤,相较于2024年的每亩406.1公斤增长了13.2公斤,不仅实现单产水平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更刷新了当地小麦生产的历史纪录。

增产得益于高产品种比例提升和先进栽培技术快速扩大应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说道,免耕带旋播种技术通过免耕保护土壤、节省劳力,结合局部旋耕实现轻量化作业,使稻茬小麦增产10%-20%,节本增效20%-30%。

广汉市小麦迎丰收

菜篮子丰盈 特色果蔬俏城乡

循着秋光向西而行,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蜜瓜近日迎来丰收,工人们正为蜜瓜套上防震泡沫袋,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每年此时,各地客商都会提前赶来选购。我已经收购了100多亩的蜜瓜,计划今年收三四百亩地,这里的瓜质量很好,口感好。云南客商张家辉说。

额济纳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李万敏介绍,今年全旗蜜瓜种植面积5万亩,预计总产量10万吨。随着冷链物流完善和跨境电商发展,额济纳蜜瓜已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出口的金字招牌。

新疆吉木萨尔县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

新疆吉木萨尔县的田野间,丰收的色彩愈发浓烈。红彤彤的番茄、紫红色的火龙果交织成一幅鲜活的金秋丰景图。田野里,现代化农机轰鸣作响,农民笑脸盈盈,乡村振兴战略正结出累累硕果。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的1200余亩加工番茄迎来了丰收季。在羊圈台子村,种植户俞瑞海家的300亩番茄地里,现代化采收机械正来回穿梭。

预计亩产量在8吨左右,种之前我们就跟番茄酱厂签订了订单合同,采收完就直接送到酱厂加工,不用为销售问题发愁。俞瑞海满意地说。

吉木萨尔县的特色种植产业也蓬勃发展,在大有镇大有村,苏氏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里,紫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色泽鲜艳、果形饱满。

合作社负责人苏军介绍,自己从2023年开始种火龙果,目前种了5个品种3000多株,火龙果管理也特别简单,产量也不错,亩产能达到1吨,皮薄汁多的火龙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预计火龙果采摘期会持续到10月中旬,将不断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新疆吉木萨尔县番茄采收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

保秋收扎实 一喷多促护粮仓

当秋的脚步从西南沃野迈向中原腹地,8月中旬以后,这片传统产粮区的丰收保障战正高效推进。

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的天空上,无人机正连片喷洒药剂。无人机飞得稳,喷洒更均匀,并且省时省工。我这800多亩地折算下来,光农药成本、飞防成本就省了一万多块钱。种植大户金五超算起经济账。

漯河市玉米种植面积144.56万亩。当地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整村连片推进无人机一喷多促。

放眼河南全省,今年,秋粮种植面积超7600万亩,全省1.3万余名农技人员分片包县,落实一喷多促增产措施。

重庆市涪陵区山乡丰收景色

同处中原的安徽亦未缺席,全省3229万亩一季稻处于拔节孕穗至扬花灌浆关键期。淮南市对420万亩水稻实施一喷多促。

今年高温天气和水稻穗期病虫害多发,全市农业部门及时发布田管信息,结合防病治虫,喷施叶面肥,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淮南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王学林说。

位于成都平原南部的眉山市,正迎来水稻收获季。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正带领团队对去年引进的水稻新品种进行测产。我们测产的有两个新品种,都是去年在中试基地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米质也比较好,从田间表现来看,应该是非常好的。马均说。

今年,眉山市共种植水稻145.2万亩,目前收获进度在70%左右。预计全市水稻将于9月底完成收获,总产量将达80万吨。

眉山市彭山区一处农田上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金色的麦粒归仓,农机的轰鸣响彻田野。2025年,面对复杂气候条件和极端天气挑战,各地全力以赴确保秋粮丰收,为实现全年粮食总产量1.4万亿斤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坚实支撑。

金秋九月,风拂稻浪,我国秋收大幕全面拉开。

国家统计局8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达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今年,各地积极推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高集中育秧比例,早稻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实现亩产400.8公斤,比上年每亩产量增加5.8公斤,增长1.5%。

在这份早稻成绩单的背后,祖国广袤的田野上,秋收画卷正次第展开。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的农户展示稻穗,脸上洋溢着笑容

粮袋子殷实 秋粮丰产遍田野

秋粮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压舱石。

八月底,全国最北的生态农业县、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农业县mdash;mdash;黑龙江省呼玛县,4万亩小麦迎来成熟期。田野间金色麦浪翻滚,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

今年合作社共种植小麦4000亩,亩产预计700斤左右,目前正抢抓晴好天气抢收,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呼玛县兴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宁说道。

收割机有序作业中

在湖北恩施州,60多万亩中稻日前全面进入收获期。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的千亩山地梯田中,一台台适配山地的小型收割机正灵活作业,金黄稻穗被卷入机身,脱粒、秸秆粉碎工序一气呵成。

今年亩产有一千斤,好的地块一千一二百斤,增产20%左右。牛洞坪村村民向传艳说。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村民们的身影在稻田间忙碌穿梭,沉甸甸的稻穗与劳作的身影相映,勾勒出最生动的秋收画卷。今年,报京乡水稻种植面积约6100亩,亩产预计达1100斤。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金黄的稻田

天府之国四川,也交出了丰收答卷。经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核定,广汉市小麦平均单产达每亩419.3公斤,相较于2024年的每亩406.1公斤增长了13.2公斤,不仅实现单产水平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更刷新了当地小麦生产的历史纪录。

增产得益于高产品种比例提升和先进栽培技术快速扩大应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说道,免耕带旋播种技术通过免耕保护土壤、节省劳力,结合局部旋耕实现轻量化作业,使稻茬小麦增产10%-20%,节本增效20%-30%。

广汉市小麦迎丰收

菜篮子丰盈 特色果蔬俏城乡

循着秋光向西而行,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蜜瓜近日迎来丰收,工人们正为蜜瓜套上防震泡沫袋,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每年此时,各地客商都会提前赶来选购。我已经收购了100多亩的蜜瓜,计划今年收三四百亩地,这里的瓜质量很好,口感好。云南客商张家辉说。

额济纳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李万敏介绍,今年全旗蜜瓜种植面积5万亩,预计总产量10万吨。随着冷链物流完善和跨境电商发展,额济纳蜜瓜已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出口的金字招牌。

新疆吉木萨尔县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

新疆吉木萨尔县的田野间,丰收的色彩愈发浓烈。红彤彤的番茄、紫红色的火龙果交织成一幅鲜活的金秋丰景图。田野里,现代化农机轰鸣作响,农民笑脸盈盈,乡村振兴战略正结出累累硕果。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的1200余亩加工番茄迎来了丰收季。在羊圈台子村,种植户俞瑞海家的300亩番茄地里,现代化采收机械正来回穿梭。

预计亩产量在8吨左右,种之前我们就跟番茄酱厂签订了订单合同,采收完就直接送到酱厂加工,不用为销售问题发愁。俞瑞海满意地说。

吉木萨尔县的特色种植产业也蓬勃发展,在大有镇大有村,苏氏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里,紫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色泽鲜艳、果形饱满。

合作社负责人苏军介绍,自己从2023年开始种火龙果,目前种了5个品种3000多株,火龙果管理也特别简单,产量也不错,亩产能达到1吨,皮薄汁多的火龙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预计火龙果采摘期会持续到10月中旬,将不断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新疆吉木萨尔县番茄采收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

保秋收扎实 一喷多促护粮仓

当秋的脚步从西南沃野迈向中原腹地,8月中旬以后,这片传统产粮区的丰收保障战正高效推进。

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的天空上,无人机正连片喷洒药剂。无人机飞得稳,喷洒更均匀,并且省时省工。我这800多亩地折算下来,光农药成本、飞防成本就省了一万多块钱。种植大户金五超算起经济账。

漯河市玉米种植面积144.56万亩。当地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整村连片推进无人机一喷多促。

放眼河南全省,今年,秋粮种植面积超7600万亩,全省1.3万余名农技人员分片包县,落实一喷多促增产措施。

重庆市涪陵区山乡丰收景色

同处中原的安徽亦未缺席,全省3229万亩一季稻处于拔节孕穗至扬花灌浆关键期。淮南市对420万亩水稻实施一喷多促。

今年高温天气和水稻穗期病虫害多发,全市农业部门及时发布田管信息,结合防病治虫,喷施叶面肥,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淮南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王学林说。

位于成都平原南部的眉山市,正迎来水稻收获季。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正带领团队对去年引进的水稻新品种进行测产。我们测产的有两个新品种,都是去年在中试基地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米质也比较好,从田间表现来看,应该是非常好的。马均说。

今年,眉山市共种植水稻145.2万亩,目前收获进度在70%左右。预计全市水稻将于9月底完成收获,总产量将达80万吨。

眉山市彭山区一处农田上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金色的麦粒归仓,农机的轰鸣响彻田野。2025年,面对复杂气候条件和极端天气挑战,各地全力以赴确保秋粮丰收,为实现全年粮食总产量1.4万亿斤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坚实支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支出强度前所未有财政民生投入近1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国庆假期去哪?国家体育总局发布14条
  2. 南京冠卓投资携手上海中利鑫拍卖 多个
  3. 唠“科”话|入秋就emo“悲秋”情绪
  4.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5. 百闻不如一见|牙雕凝巧广彩流光——从
  6. 县域消费向“新”而行——礼泉因地制宜
  7. 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发挥昆明
  8. “十四五”期间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多
  9. 护航创新上海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丨活
  10. 均超2000万辆!从1至8月汽车产销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