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其中,国铁北京局累计发送旅客7946.9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28.2万人次,同比增长3.6%。8月16日为暑运单日客流高峰,北京地区发送77.99万人次,创北京地区暑期发送新高。
运力与服务双提升外籍旅客发送量增长超两成
今年暑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间,铁路部门统筹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资源,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实行暑期运行图,用好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高标运行和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能力,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另外,今年铁路部门积极为外籍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34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
铁旅融合激活消费潜能。暑运期间,组织开行了多趟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其中,齐鲁1号大河之南号星光middot;燕赵号等特色旅游列车,探索了更多的旅游列车+服务,消费新场景的打造,让更多旅客坐着火车感受诗和远方。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精心组织跨境旅客运输,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3.5万人次,开好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有效助力跨境游。
出行体验持续优化学生票发售1988万张
暑运期间,旅客的出行体验也获得持续提升。铁路12306持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旅客购票出行提供便利。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有效保障了学生旅客出行,暑运期间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做好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在途服务,继续扩大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试点范围,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精心组织旅客乘降,提升列车餐饮服务品质,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加强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协同联动,铁路到达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车站扩展至45个,畅通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国铁北京局推服务新举措多站多线路客流创新高
今年暑运,国铁北京局推出了系列服务新举措,提高旅客出行感受和效率。在运输潜力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天津站、天津西站、雄安站、石家庄站、承德南站等15站以及京张高铁、京哈高铁、京雄城际、京津城际等9条高铁线路发送旅客人数均创暑期新高。
暑运期间,北京各车站特色服务亮点突出。北京站在第八候车室新建了文化驿站展厅,集中展示具有北京地域特色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书画作品、老车票珍藏和精美火车模型,为候车环境增添独特文化韵味。北京西站036、北京丰台站12306班组开展全天候流动服务加强候车厅巡视及时解答问询为旅客提供帮助,针对暑期游学团、老年团体旅客较多的情况,车站在普速、高铁候车室开辟绿色通道为学生和老年团队提供主动沟通、提前联系、重点交接等一条龙服务。
北京南站常态化开放地下换乘层的4个快速进站厅,开启时间与车站运营时间同步,旅客进站更加高效顺畅,同步优化检票口显示屏内容,拆除检票口广告屏44处,方便旅客快速准确查找信息。北京北站联合大同市宣传、文旅部门在站内开展坐上高铁去大同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利用快闪表演、非遗展示等方式将高铁站打造成地方文化会客厅,让旅客在旅途中邂逅千年古都的风华与底蕴。
middot;相关新闻middot;
暑运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
昨日,北青报记者从民航局了解到,今年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日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其中,8月15日旅客运输量达256.53万人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暑运期间保障航班119.9万班,日均1.93万班,同比增长3.6%;平均客座率84.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
国内航空运输方面,旅客运输稳步增长。7月1日至8月31日,国内航线累计运输旅客1.31亿人次,日均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6%;保障国内客运航班90.6万班,日均1.46万班,同比增长1.7%。
从骨干航线网络来看,国内民航客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间的骨干通道。其中,连接北京mdash;上海、北京mdash;成都、上海mdash;深圳、上海mdash;广州、北京mdash;深圳等国际航空枢纽间的国内航空快线,约占国内航线旅客总量的约7.2%。昆明、乌鲁木齐、厦门等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均超过3%。
从基础航线网络来看,暑期旅游市场火热,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旅客规模增长迅速。云南普洱思茅、湖北十堰武当山、河南安阳红旗渠、青海海北祁连等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100%。新疆哈密伊州、新疆石河子花园、山西忻州五台山、广东梅州梅县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50%。
国际航空运输方面,市场快速拓展。目前国际客运航线通航国家已增至80个,1月至8月国际客运航班量同比增幅超过20%。暑运期间客运航班量进一步增加,7月1日至8月31日保障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12.3万班,日均近2000班;8月上旬达到高峰,每日执行国际客运航班量2100班左右,高峰周航班量约为2019年的93%。
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其中,国铁北京局累计发送旅客7946.9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28.2万人次,同比增长3.6%。8月16日为暑运单日客流高峰,北京地区发送77.99万人次,创北京地区暑期发送新高。
运力与服务双提升外籍旅客发送量增长超两成
今年暑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间,铁路部门统筹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资源,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实行暑期运行图,用好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高标运行和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能力,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另外,今年铁路部门积极为外籍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34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
铁旅融合激活消费潜能。暑运期间,组织开行了多趟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其中,齐鲁1号大河之南号星光middot;燕赵号等特色旅游列车,探索了更多的旅游列车+服务,消费新场景的打造,让更多旅客坐着火车感受诗和远方。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精心组织跨境旅客运输,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3.5万人次,开好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有效助力跨境游。
出行体验持续优化学生票发售1988万张
暑运期间,旅客的出行体验也获得持续提升。铁路12306持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旅客购票出行提供便利。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有效保障了学生旅客出行,暑运期间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做好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在途服务,继续扩大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试点范围,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精心组织旅客乘降,提升列车餐饮服务品质,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加强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协同联动,铁路到达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车站扩展至45个,畅通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国铁北京局推服务新举措多站多线路客流创新高
今年暑运,国铁北京局推出了系列服务新举措,提高旅客出行感受和效率。在运输潜力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天津站、天津西站、雄安站、石家庄站、承德南站等15站以及京张高铁、京哈高铁、京雄城际、京津城际等9条高铁线路发送旅客人数均创暑期新高。
暑运期间,北京各车站特色服务亮点突出。北京站在第八候车室新建了文化驿站展厅,集中展示具有北京地域特色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书画作品、老车票珍藏和精美火车模型,为候车环境增添独特文化韵味。北京西站036、北京丰台站12306班组开展全天候流动服务加强候车厅巡视及时解答问询为旅客提供帮助,针对暑期游学团、老年团体旅客较多的情况,车站在普速、高铁候车室开辟绿色通道为学生和老年团队提供主动沟通、提前联系、重点交接等一条龙服务。
北京南站常态化开放地下换乘层的4个快速进站厅,开启时间与车站运营时间同步,旅客进站更加高效顺畅,同步优化检票口显示屏内容,拆除检票口广告屏44处,方便旅客快速准确查找信息。北京北站联合大同市宣传、文旅部门在站内开展坐上高铁去大同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利用快闪表演、非遗展示等方式将高铁站打造成地方文化会客厅,让旅客在旅途中邂逅千年古都的风华与底蕴。
middot;相关新闻middot;
暑运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
昨日,北青报记者从民航局了解到,今年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日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其中,8月15日旅客运输量达256.53万人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暑运期间保障航班119.9万班,日均1.93万班,同比增长3.6%;平均客座率84.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
国内航空运输方面,旅客运输稳步增长。7月1日至8月31日,国内航线累计运输旅客1.31亿人次,日均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6%;保障国内客运航班90.6万班,日均1.46万班,同比增长1.7%。
从骨干航线网络来看,国内民航客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间的骨干通道。其中,连接北京mdash;上海、北京mdash;成都、上海mdash;深圳、上海mdash;广州、北京mdash;深圳等国际航空枢纽间的国内航空快线,约占国内航线旅客总量的约7.2%。昆明、乌鲁木齐、厦门等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均超过3%。
从基础航线网络来看,暑期旅游市场火热,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旅客规模增长迅速。云南普洱思茅、湖北十堰武当山、河南安阳红旗渠、青海海北祁连等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100%。新疆哈密伊州、新疆石河子花园、山西忻州五台山、广东梅州梅县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50%。
国际航空运输方面,市场快速拓展。目前国际客运航线通航国家已增至80个,1月至8月国际客运航班量同比增幅超过20%。暑运期间客运航班量进一步增加,7月1日至8月31日保障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12.3万班,日均近2000班;8月上旬达到高峰,每日执行国际客运航班量2100班左右,高峰周航班量约为2019年的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