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2000余名“新塘口人”扎根活力土壤文化产业赋能乡村
2025-07-09 19:38:10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4410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外景。

年轻人在无名营造社工作室内举办活动。

自广东省广州市向西南出发,驾车约2小时,就来到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社区。

这家书店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塘口墟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吴碧瑶口中的网红打卡点,是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书店由5个巨大的粮仓改造而成,外表像蒙古包,内部设计却各有不同。

塘口墟社区地处珠三角地区,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相距不远,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却一度因人口外流仅剩9户人家。通过建筑设计、文化挖掘、配套服务,塘口墟社区吸引2000余名新塘口人扎根,在省市县三级宣传部门的引领共建下,探索出一条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旧建筑焕新,吸引年轻人

海外一个江门,海内一个江门,江门是有名的侨乡,拥有独特的建筑mdash;mdash;碉楼。碉楼吸收世界各国建筑特点,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建筑风格,其中开平碉楼数量最多。罗马柱、巴洛克屋顶hellip;hellip;不同建筑语言相互交融。90后李继津是第一批来到塘口的设计师,大学期间他在一次调研中发现,这里的建筑呈现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于是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015年,李继津和合伙人看上了塘口旧墟两处建筑,原先是旧粮仓周边的五金厂、钟表厂,虽然建筑很旧,但很有设计感,而且旧墟与周围的村子距离很近,有做社区改造的潜力。说干就干,旧工厂逐渐被改造为时尚的青年社区空间mdash;mdash;塘口空间,餐厅、青年旅舍、剧场、活动空间等一应俱全,旧工厂里原有的一些制造机械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也被保留下来。建筑不能脱离乡村。李继津说。

塘口空间建成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2022年末,一家名为无名营造社的工作室开始改造旧粮站,既保留侨乡碉楼特色,又将内部空间分割,前区是咖啡馆,中庭是露天院,后部是建筑师的工作区。2023年末,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也来了,旧粮仓改建成精神粮仓hellip;hellip;这些项目的落地,让塘口旧墟重焕光彩,也为塘口镇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百年侨村的塑形重构,激发了一场青年和乡村的双向奔赴。据统计,塘口镇近3年新增初创企业372个,引进文旅、设计等领域专业人才30多名,带动超2000人就业。

文化活动上新,留住年轻人

好建筑、好环境当然能吸引人,但要留住人,还得有生态圈。2018年,90后吴碧瑶从广州辞职返乡,成为塘口墟社区的一名专职社工,与村民来往间建立了信任,但其他来塘口的年轻人就没有那么快融入了。

就在那个时候,李继津推出了塘口社区活化计划。这个计划从年轻人视角出发,策划重现了旧墟赶集情景的七夕等墟,以及融合当地文化特色与现代体验的在地创生节等活动,旧墟热闹起来了。活动吸引了上万人参与。李继津说,团队想做的是与本地有关联的IP,让本地村民参与进来。

李继津的计划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江门市深度挖掘塘口镇的侨乡文化、碉楼文化、生态文化,坚持以文化为融合剂,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打造塘口记忆文化IP,聚合更多人才,回归、留驻、创业于乡村。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本地与外地的相融,也给了吴碧瑶启发。在社区的人才农场,吴碧瑶给无名营造社工作室争取到一块地。从未干过农活的建筑设计师马禹,由村民手把手教授种下豌豆苗、南瓜、番茄等。随着菜苗破土生长,他也逐渐融入了塘口。如今马禹常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分给邻里,村民也会喊他来家里吃饭,这份融入,让马禹真正变成了新塘口人。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陈晓建说,乡村有当地人的共同记忆,不能忽视人和文化,要让村民对在地文化遗产有认同感,也要吸引外来人深入感受、发掘。

配套政策更新,激励年轻人

原本只想在这里待上两年的李继津,项目越接越多,与塘口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不知不觉,今年已是第十一个年头。塘口愿意给年轻人机会,这很难得。塘口对人才的重视留住了李继津,每当镇里有大项目,塘口总会倾听年轻人的意见,并优先让年轻的、有想法的团队承接项目,打造有活力的村镇。

最近,塘口镇有了新的规划mdash;mdash;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下,江门市委宣传部发挥挂点塘口共建的优势,推出《塘口数字化小镇建设方案》。5月中旬,塘口IE公社计划推出。不管I人E人,来了就是一家人,78名新村民选择了这里诗意栖居的生活。建筑设计师把河南菜种进广东田,咖啡师将腐乳融进拿铁,文明Yeah集里男女老少凑起了养生局hellip;hellip;

数字时代为乡村提供了新机遇。江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钢华说,IE公社与无界创客计划就是为了吸引具有创新思维、跨界能力的创客加入塘口,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创新、共享的乡村青创社群;塘口提供低成本创业空间,符合政策条件的创业项目可以申请最高30%的补贴,并享有栖塘计划配套人才公寓等福利。

江门市委宣传部还在塘口碉楼民宿打造了无负今日书房,通过组织新书发布、开展名作赏析、举办江门读书日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乡村阅读体验。我们将进一步构建起lsquo;书院+书房+书吧+社群rsquo;的立体文化生态,结合全市各级阵地平台和文化资源,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送达基层,为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赋能。江门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外景。

年轻人在无名营造社工作室内举办活动。

自广东省广州市向西南出发,驾车约2小时,就来到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社区。

这家书店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塘口墟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吴碧瑶口中的网红打卡点,是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书店由5个巨大的粮仓改造而成,外表像蒙古包,内部设计却各有不同。

塘口墟社区地处珠三角地区,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相距不远,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却一度因人口外流仅剩9户人家。通过建筑设计、文化挖掘、配套服务,塘口墟社区吸引2000余名新塘口人扎根,在省市县三级宣传部门的引领共建下,探索出一条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旧建筑焕新,吸引年轻人

海外一个江门,海内一个江门,江门是有名的侨乡,拥有独特的建筑mdash;mdash;碉楼。碉楼吸收世界各国建筑特点,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建筑风格,其中开平碉楼数量最多。罗马柱、巴洛克屋顶hellip;hellip;不同建筑语言相互交融。90后李继津是第一批来到塘口的设计师,大学期间他在一次调研中发现,这里的建筑呈现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于是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015年,李继津和合伙人看上了塘口旧墟两处建筑,原先是旧粮仓周边的五金厂、钟表厂,虽然建筑很旧,但很有设计感,而且旧墟与周围的村子距离很近,有做社区改造的潜力。说干就干,旧工厂逐渐被改造为时尚的青年社区空间mdash;mdash;塘口空间,餐厅、青年旅舍、剧场、活动空间等一应俱全,旧工厂里原有的一些制造机械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也被保留下来。建筑不能脱离乡村。李继津说。

塘口空间建成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2022年末,一家名为无名营造社的工作室开始改造旧粮站,既保留侨乡碉楼特色,又将内部空间分割,前区是咖啡馆,中庭是露天院,后部是建筑师的工作区。2023年末,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也来了,旧粮仓改建成精神粮仓hellip;hellip;这些项目的落地,让塘口旧墟重焕光彩,也为塘口镇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百年侨村的塑形重构,激发了一场青年和乡村的双向奔赴。据统计,塘口镇近3年新增初创企业372个,引进文旅、设计等领域专业人才30多名,带动超2000人就业。

文化活动上新,留住年轻人

好建筑、好环境当然能吸引人,但要留住人,还得有生态圈。2018年,90后吴碧瑶从广州辞职返乡,成为塘口墟社区的一名专职社工,与村民来往间建立了信任,但其他来塘口的年轻人就没有那么快融入了。

就在那个时候,李继津推出了塘口社区活化计划。这个计划从年轻人视角出发,策划重现了旧墟赶集情景的七夕等墟,以及融合当地文化特色与现代体验的在地创生节等活动,旧墟热闹起来了。活动吸引了上万人参与。李继津说,团队想做的是与本地有关联的IP,让本地村民参与进来。

李继津的计划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江门市深度挖掘塘口镇的侨乡文化、碉楼文化、生态文化,坚持以文化为融合剂,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打造塘口记忆文化IP,聚合更多人才,回归、留驻、创业于乡村。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本地与外地的相融,也给了吴碧瑶启发。在社区的人才农场,吴碧瑶给无名营造社工作室争取到一块地。从未干过农活的建筑设计师马禹,由村民手把手教授种下豌豆苗、南瓜、番茄等。随着菜苗破土生长,他也逐渐融入了塘口。如今马禹常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分给邻里,村民也会喊他来家里吃饭,这份融入,让马禹真正变成了新塘口人。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陈晓建说,乡村有当地人的共同记忆,不能忽视人和文化,要让村民对在地文化遗产有认同感,也要吸引外来人深入感受、发掘。

配套政策更新,激励年轻人

原本只想在这里待上两年的李继津,项目越接越多,与塘口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不知不觉,今年已是第十一个年头。塘口愿意给年轻人机会,这很难得。塘口对人才的重视留住了李继津,每当镇里有大项目,塘口总会倾听年轻人的意见,并优先让年轻的、有想法的团队承接项目,打造有活力的村镇。

最近,塘口镇有了新的规划mdash;mdash;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下,江门市委宣传部发挥挂点塘口共建的优势,推出《塘口数字化小镇建设方案》。5月中旬,塘口IE公社计划推出。不管I人E人,来了就是一家人,78名新村民选择了这里诗意栖居的生活。建筑设计师把河南菜种进广东田,咖啡师将腐乳融进拿铁,文明Yeah集里男女老少凑起了养生局hellip;hellip;

数字时代为乡村提供了新机遇。江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钢华说,IE公社与无界创客计划就是为了吸引具有创新思维、跨界能力的创客加入塘口,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创新、共享的乡村青创社群;塘口提供低成本创业空间,符合政策条件的创业项目可以申请最高30%的补贴,并享有栖塘计划配套人才公寓等福利。

江门市委宣传部还在塘口碉楼民宿打造了无负今日书房,通过组织新书发布、开展名作赏析、举办江门读书日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乡村阅读体验。我们将进一步构建起lsquo;书院+书房+书吧+社群rsquo;的立体文化生态,结合全市各级阵地平台和文化资源,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送达基层,为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赋能。江门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西安?延安1小时!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贯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科技赋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研讨会
  2. 各地高校持续实施“宏志助航计划”精准
  3. 青岛西海岸新区培育蓝色动能
  4. 对口援疆潮涌天山丨天山闽水共潮生闽新
  5. 记者手记:在北方大港感受上合之“合”
  6.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家国
  7. 沿着纬度听中国|水墨乌江画廊一船尽览
  8. 苏峻执掌iCAR,赵长江调离腾势!车
  9. 全球洞察巴西学者: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强
  10. 对口援疆潮涌天山丨漳木一家亲共绘同心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