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新疆且末治沙:实现“绿进沙退”迈向“人沙和谐”
2025-06-24 16:20:27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5064   

站在新疆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观景台上远眺,蜿蜒二十余公里的防风固沙锁边林如绿色长城横贯沙海,正将昔日的流动沙丘步步逼退。这道由胡杨、红柳、梭梭、沙拐枣组成的坚实防线,守护着仅一条车尔臣河之隔的且末县城,也见证着这片土地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变迁。

6月13日,新疆巴州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的防沙林带。 中新社记者 马鸾宇 摄

且末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风沙频繁、极度干旱,是中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历史上,车尔臣河因泥沙淤积三次改道,且末古城曾两度被风沙吞噬。上个世纪末,肆虐的黄沙以每年5-10米的速度向县城逼近,最近处只不足两公里,形势岌岌可危。

1998年,饱受风沙之苦的且末县建立了全疆第一个县级防风治沙站。

库尔班middot;肉孜是最早加入治沙站的七名员工之一。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从修路、架桥,到割芦苇草、扎草方格,再到挖坑种树、浇水养护hellip;hellip;在南疆沙漠腹地恶劣的环境里,库尔班二十几年如一日。

可不是就挖坑种树那么简单。有时候刚栽好的树苗,一阵风过去,就被刮没了,还得补种,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库尔班对中新社记者说,最开始大家都是拎着桶从车尔臣河挑水浇树。后来,治沙站引进了机械化铺设管道、节水滴灌设施等先进设备,工作效率才有了大幅提高。

库尔班是且末县治沙人的缩影,他们敢打敢拼、越挫越勇,硬是用双手在茫茫荒漠上铺开点点绿意。在他们的带动下,治沙事业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态工程。27年里,全县有上百万人次自愿参与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来。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站长阿巴斯middot;艾萨介绍。

新疆巴州且末县民众正在参与植树活动。

当年的漫漫黄沙,如今已满目苍翠,曾经栽下的小树苗在黄沙中扎下了根、连成了片,在车尔臣河以东形成了一条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7公里不等的生态长廊,区域内的小气候和人居环境也因此有了明显的改善: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数大幅下降,年平均降雨量也有了明显增加。

近年来,且末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

曾经面临沙进人退生存危机的且末,如今已经实现了绿进沙退的生态逆转,并在逐步向人沙和谐的发展阶段迈进。

近年来,且末县坚持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治理思路。通过提供用水指标、林木产权、国家造林补助等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沙,在林间大力发展种植肉苁蓉、文冠果、蛋白桑等沙生经济作物,构建完整的产销链,年产值逐年上升,走上了可持续治沙养林的新路子。同时,依托已获批建立的且末国家沙漠公园,当地也在持续探索以沙漠观光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在治沙站里,库尔班骄傲地向记者介绍着27年前他栽下的第一批胡杨树,当时如拇指一般粗的树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现在它比我高了。库尔班笑着说。

站在新疆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观景台上远眺,蜿蜒二十余公里的防风固沙锁边林如绿色长城横贯沙海,正将昔日的流动沙丘步步逼退。这道由胡杨、红柳、梭梭、沙拐枣组成的坚实防线,守护着仅一条车尔臣河之隔的且末县城,也见证着这片土地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变迁。

6月13日,新疆巴州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的防沙林带。 中新社记者 马鸾宇 摄

且末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风沙频繁、极度干旱,是中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历史上,车尔臣河因泥沙淤积三次改道,且末古城曾两度被风沙吞噬。上个世纪末,肆虐的黄沙以每年5-10米的速度向县城逼近,最近处只不足两公里,形势岌岌可危。

1998年,饱受风沙之苦的且末县建立了全疆第一个县级防风治沙站。

库尔班middot;肉孜是最早加入治沙站的七名员工之一。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从修路、架桥,到割芦苇草、扎草方格,再到挖坑种树、浇水养护hellip;hellip;在南疆沙漠腹地恶劣的环境里,库尔班二十几年如一日。

可不是就挖坑种树那么简单。有时候刚栽好的树苗,一阵风过去,就被刮没了,还得补种,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库尔班对中新社记者说,最开始大家都是拎着桶从车尔臣河挑水浇树。后来,治沙站引进了机械化铺设管道、节水滴灌设施等先进设备,工作效率才有了大幅提高。

库尔班是且末县治沙人的缩影,他们敢打敢拼、越挫越勇,硬是用双手在茫茫荒漠上铺开点点绿意。在他们的带动下,治沙事业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态工程。27年里,全县有上百万人次自愿参与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来。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站长阿巴斯middot;艾萨介绍。

新疆巴州且末县民众正在参与植树活动。

当年的漫漫黄沙,如今已满目苍翠,曾经栽下的小树苗在黄沙中扎下了根、连成了片,在车尔臣河以东形成了一条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7公里不等的生态长廊,区域内的小气候和人居环境也因此有了明显的改善: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数大幅下降,年平均降雨量也有了明显增加。

近年来,且末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

曾经面临沙进人退生存危机的且末,如今已经实现了绿进沙退的生态逆转,并在逐步向人沙和谐的发展阶段迈进。

近年来,且末县坚持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治理思路。通过提供用水指标、林木产权、国家造林补助等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沙,在林间大力发展种植肉苁蓉、文冠果、蛋白桑等沙生经济作物,构建完整的产销链,年产值逐年上升,走上了可持续治沙养林的新路子。同时,依托已获批建立的且末国家沙漠公园,当地也在持续探索以沙漠观光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在治沙站里,库尔班骄傲地向记者介绍着27年前他栽下的第一批胡杨树,当时如拇指一般粗的树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现在它比我高了。库尔班笑着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潜力凸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我们与高原有个青春之约”为梦想奔跑
  2. 推瓦村从湖畔放牧到旅游增收——“云端
  3. 台湾学生: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重温两岸
  4. 24日起西南地区东部至黄淮将有新一轮
  5. 1至5月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6.41亿
  6. 新疆若羌巧治流沙台特玛湖焕然新生
  7. 陕西促进“四链”有机衔接,按下职业教
  8. 旅游导览工作室“行在大马”创始人程龙
  9. 与会嘉宾:中国与中亚开展人工智能合作
  10. 香江观澜:三因素助香港全球竞争力重返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