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天下金融网
首页 资讯 财经 理财 消费 产业 基金 股票 外汇 期货 银行 企业 行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诗意中国丨诗仙李白钟情的这片山水
2025-06-03 11:45:53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8406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一名男子扮演李白乘竹筏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唐天宝十二年,诗人李白来到今安徽宣城,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大多在此度过,直至去世。李白在这里留下不少传唱千古的诗篇,这座江南小城就此跃然于中国诗词的画卷之上。

一城山水满城诗。李白笔下的宣城,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这里的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里的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这里,他既有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的悠然,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惆怅。

李白最为推崇的南朝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人称谢宣城。李白多次登临宣城谢朓楼把酒言诗,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等诗句来称赞谢朓,以至后人感叹他一生低首谢宣城。

李白去世后,他的墓被迁到今宣城附近的当涂县青山脚下,与谢朓故宅为邻,这位伟大的诗人在青山绿水间找到了永恒的归宿。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游客乘船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游客乘船游览,两只鸬鹚站在竹筏上。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工作人员在水面划竹筏。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游客登临怀仙阁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一名男子扮演李白乘竹筏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一名男子扮演李白乘竹筏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踏歌岸阁前驻足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雨中晨景。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5月16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拍摄的雨中桃花潭景色。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拍摄的雨中桃花潭景色。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雨中晨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在安徽省泾县拍摄的雨中桃花潭景色。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5月14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拍摄的李白雕像。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拍摄的太白独坐楼和茶园风光。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游览,石碑上刻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拍摄的茶园和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太白独坐楼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谢朓楼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谢朓楼赏景拍照。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谢朓楼。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游览谢朓楼。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拍摄的李白文化园和园中的李白雕像。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李白文化园拍摄的李白墓。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拍摄的李白文化园和园中的李白雕像。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一名男子扮演李白乘竹筏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唐天宝十二年,诗人李白来到今安徽宣城,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大多在此度过,直至去世。李白在这里留下不少传唱千古的诗篇,这座江南小城就此跃然于中国诗词的画卷之上。

一城山水满城诗。李白笔下的宣城,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这里的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里的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这里,他既有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的悠然,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惆怅。

李白最为推崇的南朝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人称谢宣城。李白多次登临宣城谢朓楼把酒言诗,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等诗句来称赞谢朓,以至后人感叹他一生低首谢宣城。

李白去世后,他的墓被迁到今宣城附近的当涂县青山脚下,与谢朓故宅为邻,这位伟大的诗人在青山绿水间找到了永恒的归宿。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游客乘船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游客乘船游览,两只鸬鹚站在竹筏上。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工作人员在水面划竹筏。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游客登临怀仙阁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一名男子扮演李白乘竹筏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一名男子扮演李白乘竹筏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5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景区踏歌岸阁前驻足赏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雨中晨景。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5月16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拍摄的雨中桃花潭景色。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拍摄的雨中桃花潭景色。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雨中晨景。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6日在安徽省泾县拍摄的雨中桃花潭景色。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5月14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拍摄的李白雕像。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拍摄的太白独坐楼和茶园风光。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游览,石碑上刻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拍摄的茶园和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太白独坐楼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谢朓楼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谢朓楼赏景拍照。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拍摄的安徽省宣城市谢朓楼。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4日,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游览谢朓楼。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拍摄的李白文化园和园中的李白雕像。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5月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李白文化园拍摄的李白墓。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5月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拍摄的李白文化园和园中的李白雕像。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大国工程看新疆·天山观察丨算力新城的“天时地利人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栏目排行
  1. 把“舞台”搬进景区端午假期各地掀起“
  2. 星火成炬|心态年轻一直年轻
  3. 民生政策落地有声|课间15分钟让孩子
  4. 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5. 一堂课、一座桥、一程游、一束菇、一抔
  6. 文化新观察·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
  7.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还要坚持减
  8. 水果这样挑,更新鲜
  9. 水果这般吃,更健康
  10. 这个端午,一起沉浸式体验非遗解锁“民
     栏目热点